[口头报告]城际铁路隧道圆形工作井设计技术研究与实践

城际铁路隧道圆形工作井设计技术研究与实践
编号:6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9-19 16:47:39 浏览:33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10月20日 09:4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8] 分论坛八、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教育科技论坛 » [S8-1] 分论坛八

暂无文件

摘要
    各都市圈在城际铁路工程建设时,无可避免穿越建成区,敷设方式也由地面转向地下,同时城际铁路车站多数为枢纽站,站间距大,往往受到周边条件不稳定和拆迁的影响,多数车站不具备盾构(TBM)始发条件,因此一般需要设置工作井进行盾构(TBM)始发和接收。鉴于城际铁路铁路隧道工作井呈现显著的“深度大、直径大、数量多、选址难”等特点,用传统的矩形结构+密排支撑的支护形式已无法满足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双重要求。相比之下,圆形工作井结构具有材料用量少、力学性能优越、工效快、碳排放低等特点。本文从城际铁路隧道工作井总体布置方案、圆形工作井结构设计技术深入研究,并对应用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可为后续城际隧道工作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字
城际铁路;圆形工作井;低碳;支护结构;设计技术
报告人
杨国富
工程师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国富,男,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就职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有有限公司,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设计及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发明专利10项,获勘察设计奖3项。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提交摘要
注册参会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