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新型的水下锚索式悬浮隧道抑振性能评价研究

新型的水下锚索式悬浮隧道抑振性能评价研究
编号:6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9-30 10:39:01 浏览:23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10月20日 10: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1] 分论坛十一、研究生科技论坛Ⅰ » [S11-1] 分论坛十一上午场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水下悬浮隧道(SFT)在深水海洋环境的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容易受到显著的振动响应。这主要是由于SFT的柔性部件所表现出的大柔性和低阻尼的固有特性。据作者所知,目前的大多数SFT概念并不完全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运动极限值。在本研究中,引入了一种新的SFT概念,通过分别使用三管结构和刚性桁架结构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进行优化来增强其减振能力。为了评估新型SFT的性能,在波流水槽中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实验,以仔细检查这种新型SFT配置的振动抑制性能,并与传统的设计概念并置。这些见解是基于时域和频域的比较分析,包括一系列关键参数,并通过开展试验模型特有的敏感性分析来揭示的。结果表明,波浪和电流耦合的叠加效应对系泊刚度较高的SFT的运动响应影响较小。尽管所提出的SFT设计的电缆张力增加了(1-2倍),但发现相应的振动抑制性能提高了3-9倍。这项实验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为SFT的振动抑制领域贡献了关键知识。
关键字
悬浮隧道;振动控制
报告人
谢灿荣
博士研究生 广西大学

谢灿荣,广西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悬浮隧道水动力响应与减振控制、浮式防波堤水动力响应、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设计等研究。已发表SCI/EI 检索期刊10余篇(一作或通讯(含导师第一)/通讯6篇),中文核心检索期刊4篇(一作2篇);授权专利20余项(发明专利10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参编地方标准2部;曾获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硕士国家奖学金、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等荣誉;担任《Ocean engineering》、《Physics of Fluids》等多个SCI检索期刊审稿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提交摘要
注册参会
酒店预订